小企业对人才选育用留的思考
继续阿里巴巴国际站的新课成长系列课程,其中讲到了公司组织中人才的选育用流。课程中分享了一个关于人才数据化管理的办法,主要包含两个观点:数据化分为客观数据和主观数据。
一、招聘数据的可视化
首先,关于行政人员招聘主管如何招到合适的人选,关键在于让招聘数据可视化。每周进行总结和可视化,比如在公司发展过程中需要两个运营人员时,不能泛泛地告诉招聘主管“我缺两个人”,结果一个月过去了还没招到。行政主管可能觉得自己工作很努力,但就是没有成果。这时,就需要将行政主管的工作过程节点数据化。例如,在多少平台查看了多少简历,成功约见了多少人,第一次、第二次、第三次面试分别有多少人,通过率是多少。每周将这些数据可视化地展现出来,再根据现有的人才能力匹配,规划预测需要面试多少人,才能最终招到这两个人。这就是招聘数据的可视化和周总结的模板。
其次,是对人才每季度的评价,主要基于客观数据。
在电商企业中,对人才的评价体系至关重要。一个核心观点是,评价应当与业绩成果紧密挂钩。具体来说,客观数据应占主要比例,比如70%到80%,而主观数据则占20%左右。
客观数据主要来源于运营过程中的关键指标,如询盘人数、成交人数和复购率等。这些数据最终转化为业绩成果,并占据薪资的80%。剩下的20%则包括请假、迟到等考勤记录,以及工作态度等主观因素。如果主要业绩达标或超标,主观因素的权重可以适当降低。
对于小企业的组织架构和人才选育流程,招聘环节尤为重要。首先,通过多轮面试筛选出合适的人选,然后发出offer并统计接收率。新人入职后,公司应实施以老带新的培训机制。为了节省培训时间,建议采用视频课程的形式,让新人快速掌握岗位所需的技能。每一轮培训都应配备相应的考试和考核机制,确保学以致用,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。
二、人才的培育与成长
培训完成后,公司应在工作过程中提供持续支持,帮助新人快速适应公司的节奏和文化。这样,不仅能提升新人的工作效率,还能增强他们对公司的归属感。
在企业规模尚未达到100人之前,最好由企业创始人亲自面试新员工。对于新进员工,要着重灌输企业文化,因为只有企业文化才能长久地支撑企业的持续经营。那么,新人为什么要选择你的企业呢?要么是因为有前途(前进的前),要么是因为有“钱”途(金钱的钱)。如果两者都能满足,那当然最好;如果两者都不能满足,至少要先满足其中一样。
当新人逐渐成长,能够熟练地独当一面时,就可以考虑采用合伙人模式、阿米巴模式或股权激励等方式,让新人能够分享到企业成长的红利,并在企业的成长中继续独当一面,成为业务能手,与企业共同成长。
在信息几乎平权的年代,一个人单打独斗,想把企业做大,比如成为独角兽企业,真的非常难,甚至万众齐心都可能做不到。因此,最好是组织一批有能量、有能力、有愿望的人才,共同运营公司,让公司能够在市场中生存下去,并保持核心竞争力,最终做大做强。同时,也能让他们的收入和生活过得更好。这才是回归企业的本质。
华杉老师曾说过,怎样才是一个好企业?不仅仅是老板觉得好,而是社会觉得这个企业好,客户觉得这个企业好。
社会认可这个企业好,客户称赞这个企业好,员工也认为这个企业好,最后老板也认同这个企业好,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好企业。
这是今天关于小企业在组织架构中人才的选育、用流相关的观点和看法。
思考与行动:
- 当还没有能力成为大企业时,如何积累自己的能力?
- 在企业的选育用流中,你是如何做的?
- 如何识别一个好企业,或者如何创建一个好企业?
这是今天对于企业组织中人才、人才架构以及人才的选育用流的思考。
希望对你有所启发,并写下你的感悟和行动清单,最重要的是用行动去实践你的想法。
如果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,请把它分享给你的朋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