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20250505} - 關稅陰影籠罩美股期貨下挫,就業強勁與中國談判動向牽動市場神經

in cn •  10 hours ago 

香港時間5月5日清晨,美國股指期貨延續隔夜震盪格局。道瓊期貨下跌250點,標普500與那斯達克期貨分別下滑35點及130點,反映市場對中美關稅升級的擔憂未消。然而回顧上週五收盤表現,三大指數卻呈現戲劇性分化:標普500創下近兩年最佳非農數據發布日漲幅,九連陽更寫下2004年以來最長升勢。

驅動此波行情的關鍵在於勞動市場韌性。4月非農新增17.7萬個就業崗位,超越預期的13.8萬人,失業率持穩4.2%顯示消費動能無虞。這份強勁報告強化聯準會維持高利率的立場,十年期美債殖利率應聲彈升壓縮降息預期空間。值得注意的是,美元指數逆勢走弱反映資金正重新評估避險需求。

蘋果公司成為科技股領跌指標,其股價單日重挫3.74%源於中國區銷售遜色引發分析師調降評級。此現象凸顯跨國企業在貿易戰中的脆弱性——儘管消費電子巨頭財報整體優異,單一區域風險仍足以撼動估值體系。相較之下,汽車零組件與消費類股受惠於中方釋出貿易談話訊號而走揚,顯示市場對政策轉向保持高度敏感。

值得玩味的是,《華爾街日報》午間報導稱北京正研擬解決芬太尼貿易爭端的方案,此消息為午盤注入新動能。這種「壞消息買入」模式揭示當前市場邏輯:投資者將關稅視為談判籌碼而非長期威脅。但歷史經驗警示風險——1930年《斯姆特-霍利法案》引發的螺旋式保護主義仍縈繞在經濟學家心頭。

國際資本流動結構變化增添變數。最新研究指出外資持有美股比重攀升至28兆美元規模,意味著本土投資人的財富效應正在外溢。當科技股因供應鏈風險承壓時(如那斯達克100指數技術面跌破三年上升趨勢線),跨國配置失衡可能加劇波動幅度。

展望本週行情發展需關注兩大矛盾:實體經濟數據強勁vs政策不確定性升高、短期技術反彈需求vs長期貿易戰損傷企業獲利模型。此刻投資策略宜採「槓鈴配置」——左手布局內需導向防禦型資產對沖關稅衝擊;右手保留現金部位等待科技股超跌後的價值修復機會。

(全文完)

段落間距經調整以符合閱讀習慣
專業術語如「槓鈴配置」等保留原意以維持分析嚴謹性
所有數字單位依原文採用阿拉伯數字提升資訊辨識度

Authors get paid when people like you upvote their post.
If you enjoyed what you read here, create your account today and start earning FREE STEEM!